Sunday, June 14, 2015

Thursday, September 27, 2012 过后没再写了的原因

原因很多:
1)这段时间精力放在其他方面(同样值得/更值得的方面)。
2)休养生息,以便理清头绪,避免一直写写写成“习惯”-什么都包括,警惕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思考力,联想力,专业力)。庆幸自己免得像某个博客每天(或几乎每天)都有博文发表,都不知道自己“走火入魔”(缠脚布越来越臭)(以为别人[人脉,接触面及知识面]都较不如)来的好太多了。
3)花较多时间看别人怎写,欣赏别人的长处,“偶尔”在别处发表一下短评。说实话在别处我的短评有时还比自个的博文还来得犀利或一步到位。不过从今天起将会非常少的“评论”。
4)势不可去尽,话不可说尽,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5)不再让“有关方面”和“另一方面”取材了,将近二十多篇言之有物的博文的“善意点醒”足够让“第三方面”为难了。多少是有一点后悔“写太多了”。
6)拖太久没写,动力要回复(很难)和动机(要说服自己嘛)也要“对路”。

那是否不再写了呢?
当然会再写,
等“最恰当的时机”吧。
PS:对喔,这篇算写了吗?
(其实这篇 Hold 住 30多天了,发表的跟起初写的只有一点“差别”)

market2garden blogspot 2015.06.14

Thursday, September 27, 2012

新加坡的政经社现况 .. 红海? 抑或蓝海? —— 日正当中 / Part 2 of 3

《新加坡的政经社现况 .. 红海? 抑或蓝海?》[3篇中的第2篇]

先说句题外话,有相当的一部分“大师” 对蓝海策略不已为然,如准大师朗咸平[链接][蓝海大溃败],也有些知名知识份子揶揄其理论是“差异化”  (Differentiation) 的进化版本,强调根本没有所谓的“无竞争环境”[Link]。

本篇的论述核心继续应用蓝海红海和价值创新的“基本面”吧了。

创新的代表人物,最火红的是过世了几个月的乔布斯,他及其团队运用了集敛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 ,把并非原创的一些技术集中,融入了一些微的原创点子, 结合了艺术与技术的以用户/客户体验为主的核心策略,陆续推出了iPOD,iPhone,iPAD,再加上了其专卖店的业务据点及超出一般水准的客户服务,促成了一时的风潮,绝对是价值创新(Value Creation) [Link]的一个成功的例子, 跳脱出凶险的红海竞争环境到相对无竞争的蓝海。但 。。。。

最近与三星(Samsung)打官司(打赢了)也是苹果千方百计维护其波浪不惊的蓝海——只可惜是少注重在器材技术创新,反而在用户使用的体验创新得逞,其实长久下去真正利益亏损的是广大民众,企业会因知识产权随着此官司的胜利而陷入无歇止的诉讼以对付竞争对手,食髓知味嘛,多少会不自觉地减缓了未来产品的革命性创新的可能——有所谓较容易的“选项”以维持盈利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苹果教徒是否能继续忍受接下来的苹果产品的“封闭系统”的策略和能保持新鲜感多久决定了苹果企业在蓝海的留存度。

新加坡呢? 从80年代就已精于拿来主义[链接]——拿来的是精华,丢弃的是糟粕——向日本学习[Link (pdf) - Learn from Japan],例如邻里警岗 (NPP Neighbourhood Police Post),品质圈/品管圈 (QC/QCC Quality Circle / Quality Control Circle)等等。可有人还晓得曾得到日本官方协助的 日本新加坡软件工艺学院 JSIST  [Link-SP Time Line][链接]。不过广场协议 (Plaza Accord) [Wiki Link]后到如今政经社处境尴尬的日本,新加坡的政要就少提了,不过新加坡曾向日本取经是不争的事实。

就将全国各个社区的关键地点设置的闭路电视 [Link] 意味着警力将不会随着总人口的大幅增长而增加,社区甚至社区的安全与稳定会否跟着恶化呢?其实谁都无法准确的预测,可以预测得到的是不会更好。

至于日本的医疗保健和年长者护理 (Healthcare and Elderly Care) [Link-todayonline],新加坡也许在当时或许觉得不需要仿效,而如今是否能有所借鉴呢?其实新加坡该向日本学习的核心如社会凝聚力反而被刻意忽略掉了(用膝盖想都知道为什么),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政经社新常态,伤了国家的元气(元気),这个事实(也是新加坡历史/故事的一部份)是不能用宣传和过后的纠错就抹杀掉的,不论好坏利弊都应当坦然面对。

在政治层面来说,尤其是对国际关系(政治/经济/社会) 的洞察力和审时度势而言,当今的新加坡国家领袖(也是新加坡向世界争取利益和话语权的关键人物)的能力是挺令人忧心的 [Link] .. ..

Source (TodayOnline 2012.09.22): the Prime Minister expressed optimism that risks of economic trouble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rising nationalism in Europe and Asia, and the shift in strategic balance as China grows stronger will be successfully contained.

就本人时时关注的国际动态判断出的风险的些许不同——1) 全球化下国家级日渐有心无力的国内贫富差距和其与跨国企业的讨价还价的能力的下降,并非只是欧洲和美国的问题;2) 日益喧嚣的拥有有限能源/资源(如石油)的国家潜在性的能源民族主义 (Resource Nationalism);3)  文化与价值观影响下的个别国家(不单是中国,还有曾是孕生古代文明的其他国家)的政策和外交取向和其区域均势 (Balance of Power) 的平衡以取得势力范围 (Sphere of Influence),及与既得利益的现代化国家(如美国这一超强无可救药的“使命”)的因“不同”而有的冲撞和磨擦。

现实是国内问题国际化,国际问题国内化,新加坡各领域有影响力的人物应该有这深切的认识,升斗小民的你我也该有起码的认识。

market2garden blogspot 2012.09.27

PS: 1) 希望蓝海红海的完结篇“日落”不至于拖到2013年才发表;2) 也没忘记写一篇完全关于为何是政经社新常态而非只是政治新常态;3) 也绝没忘记写一篇何谓新加坡籍第1世界选民及其所该扮演的角色 (有别于某何姓有影响力人物所设定的第1世界选民),特别是在这国微人稠人微言轻的新加坡; 4) 此篇看似侧重于苹果企业,其实嘛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5) 此帖的大修饰:2012.09.28。

 - - -

Related Topics:

新加坡的政经社现况 ..  红海? 抑或蓝海? —— 日升 / Part 1 of 3

Thursday, August 23, 2012

GDP .. 幸福感 .. 人类发展 .. 网路整备.. 责任.. 信息不对称

把话说在前头,这是一篇充斥数字,指数,指标的帖子。通篇须从个人,社区与国家/政府三层次入手。

***世界价值观调查 World Values Survey (WVS) [Link] 2002: Index 189.8
***快乐星球指数 Happy Planet Index (HPI) [Link] 2009 :排名第49

可想而知 GE 2011 导致新加坡的政经社新常态将会给上述排名带来多大的冲击。个人或社群或许还比政府(除了搞经济行之外——现在也未必在行喽)更清楚这些维持政经社基本面的要素的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网路整备度指标 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 (NRI) [Link] 2012, 世界经济论坛 World Economic Forum :排名第2

国家甚至民众基本上都能通过网络接触到国外的人事物是令人欣慰的,然而国内讯息尤其是重要课题的则无法取得充分的流通,是为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的呈现,夸张一点是民众有时获取的是扭曲的信息或摆弄过的数字 (Massaging The Numbers),助长了有心人士欺瞒民众的便利。政府不清不愿的情况之下提供有限信息,民众深切感觉不确定性 (feeling of uncertainty),何来幸福可言。

***人类发展指数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 [Link] 2011,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排名第26

这排名倒是不会令人欣羡的。单单从 Expected years of schooling (of children under 7) (years) 这一小区快,岛国在亚洲就远远落后于日本,韩国和香港。难道新加坡满口的“终生学习 Lifelong Learning”是讲给自己爽的而已,需要关键人力就找外来人才?难道就事实上而言大前研一 Ohmae Kenichi 所说“说句失礼的话,新加坡人的个人智慧并不怎么样”(大意) 是真的?从事学士后研究(国外和国内)的国人比例上是怎么一回事?还是说这其实是本国教育制度的失败?

***GDP

GDP 与个人或家庭幸福未必都呈正相关 (Positive Correlation), 原因在于:1) GDP 涵盖了社会错误行为的支出,如打不该打的诉讼官司,搞不该搞的最终吃力不讨好且可能是表面上亲民但严控的全国(全民?)咨询/对话 (National Conversation);2) 排除了个人从家庭及社群或得的乐趣与满足的非钱财的计算。

何谓带有幸福感的国度?个人浅见有下列五点:1) 利于出外的周遭环境,安适且不违反自然,秩序又带有弹性的政经社风气;2) 人际互动,减少疏离感,宽容关怀,在困难时共度时艰,自个活得好好的也让其他人至少有尊严的活着; 3) 适时恰好并妥善利用纳税人的钱 (Tax Payers' Monies),把大部分的税收用在刀口上。要从新得到民众的信任,有关当局得信任民众的集体意向,尊重民众的集群智慧 (Collective Wisdom);4) 即使无法花大力气的改善基尼系数,也应该尽力减缓因全球化而进一步扩大的贫富差距  ; 5) 个人从事适合自己的职业,平衡工作与休闲的生活方式,适度的关心时事和世界趋势。

当然GDP 未必与个人所得增加直接有关系,看着简单化的笑话篇章[链接]就能略知一二。

GDP 的成长未必带来幸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经济衰退 (Recession) 或长期停滞 (Prolonged Stagnation) 会导致幸福下降,因而即使追求幸福的施政,也必须使 GDP 同步成长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能持续性的幸福。

总的来说国家/政府有责无旁贷的责任,个人也应该尽一份心力吧!政府做的超滥民众可以行使选民的责任投票促使其下台,个体活得超滥(如果不是政府的错) 也千万别“靠北靠母”。

有多久没跟多年未见的老友聚会了呢?

market2garden blogspot 2012.08.23

PS: 1) 这是一篇刻意抢在 2012 国庆群众大会 National Day Rally 举行前发表的博文; 2) 此网站发表的博文计划是大约平均每20或25天1篇,也就是说之前发表的略嫌太多,之后的那就。。。。。毅力和精力有限喔;3) 此帖发表后的修饰:2012.08.25; 4) 有7个新帖在酝酿中,结构大致上确定,包括红海蓝海的后2篇;5) 曾有写但未发表但自个留存的博文(蛮多的) ——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 - -

Related Topics:
全球化下的新加坡经济模式与其GDP指数对民众的实质意义

Related Topics (Other Sources):
快乐是。。。?

Wednesday, August 08, 2012

新加坡的政经社现况 .. 红海? 抑或蓝海? —— 日升 / Part 1 of 3

《新加坡的政经社现况 ..  红海? 抑或蓝海?》[3篇中的第1篇]

培根 (Francis Bacon) 说:“知识就是力量。” 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

比照管理学还算新颖的理论蓝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知识”就是苦苦在红海里的才能,“想象力”就是拓展蓝海契机的才干。两种才缺一不可——有红海才能在还未构思蓝海契机前的“保本”“短兵交接的厮杀(竞争)有着与对手相持的作用;有蓝海才干开拓还未有竞争状态的经营领域。红海经营思维如要获取最优资源配置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得靠 Michael Porter 提倡的 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Link to wiki], 这不在本博文的讨论范围内。

蓝海策略如果硬性衔接旧知识面而言本人认为是属于战略营销(Strategy Marketing)的范畴。虽说在企业或跨国公司较为适用,稍微调整一下就个人或国家层面也挺管用的。

蓝海策略[wiki-English]跟新加坡尤其是新加坡官方主导的长期经济策略有何关系呢?细读畅销书[Link]我们可以得知新加坡(官方单位)是有插上一脚的,虽然贡献不大[链接]。

当然如果说新加坡处身在世界舞台上有所谓的“价值创新 Value Creation” (蓝海策略的其中之一的着重点)是很可笑的,不过历来新加坡在对比周边国家而言有屡屡动作且成功的“先发优势” (First Mover Advantage) —— 国际机场,亚太营运中心,炼油业,海港管理,金融中心等等,甚至还有渐有负面作用的外来人才政策。

屡屡推高的GDP 和招商引资的优良工作环境是最好的对外公共关系 (Public Relations PR) 的宣传伎俩,对内就。。。。。。在去年大选过后的政经社新常态这就不好多说了。

好牌大概尽出,就连“牺牲一点社会成本的赌场牌”都出了手。。。。。怪不得内阁改变方法较少炒作经济业绩因为高增长不再和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可能而较多社会关怀的正面报导,但可惜的是民众/选民可没有“以前的容忍力和信任度”——在个人,组织/企业,社区,国家和国际社会层次都会比起以往有更高要求,更难忘记和原谅 (Forgive and Forget) 政要的失言乱说话和政策大方向小细节的失误懈怠。这是从社会/社群角度而言。

民众也需努力找寻一下身份认同,共享的价值观,相同的集体记忆,同样的对社会某些不平等想象的同理心等等,不可让政党(包括政府)或媒体(主流或网上)或意见领袖,包括我的博文所摆布,应该彼此鼓励个体具备独立和批判思维 (Independent and Critical Thinking),追求个人成就的同时也关注社会的凝聚力,释放正面且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能量,否则相对其他国家而言周遭环境的蓝海(对于较为苛刻的某些人来说已半红半蓝)极为容易转变成恶劣并凶险无比的红海。

政治上来说如果PAP在下几届国会选举(大选 GE)的政治版图从带一点红色的蔚蓝的海洋渐渐染上触目惊心的红色, 只能说那是PAP这执政党自找的麻烦——其施政没让民众/选民满意。

而什么时候新加坡可以自豪的展示自身的价值创新呢?价值创新在某种程度来说还比“原创”较容易些。

market2garden blogspot 2012.08.08

PS: 1) 言犹未尽 。。。 当然会有下篇 。。。或下下篇; 2) 一直不明白有些博客可以写得长篇大论,而且发表的次数是平均“至少”一星期一篇。本人实甘拜下风,单就精力毅力而言; 3) 学术上的独立和批判思维是两种思维的出发点就不相同的系统和脉络。

 - - -

Related Topics (Other Sources):
Fostering Independent Thinking

Related Topics (Price and Inflation):
价格为何只升不降 .. 国际间和新加坡国内产品/服务的价格的波动

Tuesday, July 31, 2012

旁听国会议事有感 2012.07.09

Reference:
2012.07.09 Order Paper
2012.07.09 Votes and Proceedings

 - - -

99位MP(包括NCMP和NMP)总共有12位MP完全没有出席,当中包括3位当事人和2位前当事人,这出席率(官方的计算法)是蛮高的,有博客对官方计算法无法苟同,这不在此博文的讨论范围。

当然出席“整个议事”的就连在“关键时刻”要凑数的最低法定人数的25位都没有的讯息对民众/选民是重要的,对此讯息民众其个人的理性解读和感性解读都有其必要性。

通常国会议事从下午1时30分到7时,基本上分为上半场(1时30分到3时45分)和下半场(4时15分到7时)。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就好比本人旁听2012.07.09国会议事的上半场——1时30分到4时20分。

这“稍为超时”的上半场的开场白就如 Order Paper 内的有新当选 MP PEH 方荣发宣誓就任,跟着就是回答口头询问 (Questions for Oral Answers) —— 第1道到第15道题(到下午3时)。

回答口头询问的间中有一段小插曲(主流媒体完全没有报导)的是第4道题—— 也许 MP CSM 陈硕茂 因为 DPM TCH 张志贤的答非所问而起身两三回补充询问 (Supplementary Questions),却 仍然得不到他所要的答案——What's the exact number。TCH 的答复是 “I think the number is not great."

还没轮到第8道题之前,我就跟身边的公众细声讨论这第8道题可以问得精细一点——包含新币(SingDollars) 的应对之策。果然,回答者(有经验的内行人) Iswaran 易华仁只管回答提问范围(缓冲经济状况的未来变数的“未必就能立竿见影”的政策),和忽略(或因提问没直接提到新币). 提问者 Lily Neo 梁莉莉 接着就补充提问新币(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升降值应对,回答者仍然花了相当一段时间重复刚所说的(其实是没有必要重复的),直接回答新币的升降值应对充其量(如果没记错的话)最终是 “A Matter of Judgement"。

第15道口头询问过后接着就是部长声明 (Ministerial Statement) —— 分别代表内政部和律政部——没出现在 Order Paper 内的议程,我当时的直接反应是全体国会议员在开会前有没事先被通知?何时?以何种方式?本人对其声明内容“死刑和贩毒"从来不很感冒, 报歉没料可加,虽然知道这议题是”挺重要的“,尤其是从网上博克和论坛常客而言。

2位部长声明和而后接受10多人次的提问并回答之后就结束了上半场即4时20分,议长毫无例外的宣布下半场何时开始(这次是4时40分),也惯性带有悬念的没有预告下半场较重要的议程如任何需要2读3读的法案。

Order Paper 内其实总共有超脱80道口头询问,大概是因为6月份没有国会议事。为何没有?用膝盖想都知道吧!

market2garden blogspot 2012.07.31

PS:1)已经尽力写得“接近没有可读性的内容”喽(特意的喔); 2) 这不是一篇“搏出位”的博文,拖了一阵子才登,其实嘛早在2012.07.18就已成形。

 - - -

Related Info (Source: Parliament Web Site):
2012.07.10 Order Paper
2012.07.10 Votes and Proceedings

Sunday, July 22, 2012

价格为何只升不降 .. 国际间和新加坡国内产品/服务的价格的波动

从3到5个角度选择1个角度来发挥好了。

供需(Supply and Demand)平衡是指单位时间内产(商)品/服务的供应量与需求量基本相等的状况。

一般教材供需理论说得很清楚——需求线右下倾斜,供给线左上倾斜。两条线的交点为均衡点,即决定价格(Price)。供过于求则价格下降,求过于供则价格上升。

这是最粗浅的经济学(Economics)基础,在一般情况下完全成立,不需经济学内行的瞎搅合。

这样的理论显然不足以解释小至现时身边周遭大至国际的产品/服务的价格问题。因为实际情况之下在需求与供给者之间多了一个第三方——国际炒家(International Speculators),现有的供需理论变得过时。[Link to Forbes]

这里可以有很多种解释,而我认为预期(anticipation)是影响需求曲线(demand curve)的重要原因。当然,经济学中讲不确定性(uncertainty)的部份也谈预期,只是一般没有结合供需理论进行分析。

现在我们将预期这个因素引入模型中,国际炒家在供需方之间有一个活动的平台,就是期货市场(Futures Market)——一个他们可以用较少的钱在期货上撬动巨额现货市场的平台——这也是日本趋势大师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创造的字眼“倍率经济”(Multiples-based Economies)的组成部份[Link to Ohmae's Books]。他们的手法很高明,通过做多石油期货,抬高油价,表面上看是稀疏平常的供给短缺,事实上就是油价虚高,就是泡沫。

国际炒家的厉害处就是营造了一种油价上涨的预期,让供需方都相信了。供给方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看着油价飞升,捂着油不放,拒绝增产;需求方,特别是中美等能源消耗大国着急,开会呼吁石油输出国组织增产之类的。

在事实上供需平衡的时候,全球(除了炒家们)都相信油价要涨。需求曲线不再是右下倾斜了,变成左上倾斜了。价格越涨越要买,因为各国担心现在不买,将来会以更高的价格买。

这个时候的价格不再是供求平衡的交点。而是人们(或国家)预期的,心理的,非理性的交点。国际炒家就此牟利,我们大可说他们卑鄙无耻。

能被抄家炒作的也包括其他产品/服务,如大米,外汇等等。各国政府实际上疲于奔命,大家还记得1987-198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Asian Financial Crisis)[链接]吗?

其中一样各国政府(包括新加坡)可以控制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升或贬值来抑制进口或促进出口及调控通膨(inflation),然而在全球一体化(global integration)的今天是否还行之有效是越来越被怀疑的。

Currency Rates Per 1.00 US Dollar (2012.07.20)
Hong Kong Dollar
Singapore Dollar 1.256549
China Yuan 6.361968
Euro 0.820463
Japan Yen 78.58854
India Rupee 55.27830
Korea Won 1141.258
Taiwan Dollar 29.97657

在近期内有可能的美国第3次的量化宽松(QE3 Quantitative Easing), 上面的数值又会有大大改变了。试问新加坡内阁(包括各国政府)会有多“创新”的点子因应呢?又或最低限度沙盘推演(Sand Table Simulation)了没?

market2garden blogspot 2012.07.22

PS: 当然我可以形容任何产品做为例子,不过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是我的其中一个学历[Profile],况且还曾经在毛广岛炼油厂的第5号原油蒸餾区(CD5 Crude Distillation) 实习过一阵子。。。。对极了,就是2011年度毛广岛炼油厂大火[Link]的附近!
- - -

Related Topics:
新加坡的包容性增长近期内几乎不可能实现
全球化下的新加坡经济模式与其GDP指数对民众的实质意义






Sunday, July 15, 2012

国会议事厅内的“数人头”.. 尤其在关键时刻

做一回简单的算术。。。。

现国会有99位MP,包括87位完全投票权的MP,3位NCMP,9位NMP。

最低法定人数(Quorem)在场表决=99 x 25%=24.75=25位MP

部长(包括代部长)到总理=14位完全投票权的MP。

次长(包括市长)到高级政务部长=14位完全投票权的MP。

整个维持政府(包括内阁)运作的PAP籍完全投票权的MP=14+14=28位

没政治职务责任只是担任PAP籍完全投票权的MP=81-28=53位,这包括从内阁职务阶段性退下来的5位前政要。没包括的话则为48位。

意思浅浅 。。单就“28位”当事人就达到“25位”的最低法定人数,根本不需“惊动”53位。如果要保险一点,就劳驾“5位”前当事人,相信这个忙他们应该还是会帮的。。。。不会吧,连“小忙”都不愿出手?

有时候要劳动“48位”非当事人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关键时刻的关键人数的大多数应该来自于“28位”当事人——以身作则,共同负责嘛,即使“不情不愿”,“貌合神离”的——别忘了只做一任是非常不划算的,好歹也要努力一下喔。

“48位”非当事人有其本身的事业操心,长时间待在议事厅内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可高着呢。不可对他们过份要求哦,在关键时刻找不到人凑数才找他们吧!请别忘了他们才拿“部份时间津贴”,只做一届的比例还是蛮多的,超过两届的已近乎不可能,美其名“每回大选的系统性人事更新”。

对了!想像一下画面:
“关键时刻”凑足的PAP籍完全投票权的MP只是25位中的12位。。。。帅弊了 。。。国会内的PAP自导自演的选择性凌乱(Messy Selectively)? 在野阵营何需1/3的议员人数!

有博客的博文措词对于议员的出席率还蛮“靠北靠母”“苦口婆心”“口沫横飞”“义正词严”的这个的那个的(例如“怠工”),只差没喊打喊杀,何必呢?何苦呢?阿都拉当议长的时候也有一次“差点无法凑足法定人数”,可见不吸取历史教训是PAP这个政党的DNA——历史重演对他们而言该是常态喽。

已有心理准备将来会有给其他国家领导人当作负面教材的“新加坡故事”(Singapore Story),国会生态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章”。

market2garden blogspot 2012.07.15

- - -

Related Topics:
针对OMY科技达人博文《议员去了哪里?》的评论

Happy Blogging !!!